该问题已被锁定!
2
关注
1731
浏览

在很多分析表达谱芯片的教程中,使用limma 包寻找差异表达基因,都是先找到差异表达探针,再把探针注释为基因id,为何不先进行注释再计算差异表达呢?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呢?

查看全部 1 个回答

孟浩巍 超级管理员 用户来自于: 北京市
2018-08-31 22:23
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,   1. 芯片在进行设计的时候,并不是1个gene只设计1种probe,而是1个gene设计多种不同的probe,这些probe有的可以代表不同转录本,有的可以代表相同的转录本。   2. 单色芯片的核心假设是,整体gene表达不变,也是基于这个假设对芯片扫描的光点进行校正的。所以,要先比较探针的差异。   3. 最后注释的时候,一般都会有多个probe对1个gene的情况,这个时候可以参考注释文件,来确定probe的设计原则,比如对于相同gene不同转录本都共有区域的probe,则可以选择进行平均差异;对于不同转录本的probe则可以代表不同转录本的差异表达量。   简单来说,芯片的分析都是基于probe的,从扫描到矫正,再到最后的差异检测,注释反而是一个最后的过程。

关于作者

问题动态

发布时间
2018-08-31 22:08
更新时间
2018-09-09 21:07
关注人数
2 人关注

推荐内容

安捷伦(Agilent)的数据处理软件Feature Extraction Software的默认的数据标准化的算法是什么?最后得到的值是否做了log2处理?是否是RMA或者MASS的一种?
芯片数据去除批次效应一般用什么软件 如何操作?
使用MAS5.0处理过的芯片数据,能不能直接取对数后用limma包找差异表达基因,为什么不能?
如何判断一篇CHIPseq的文章用的是hg19还是hg38
芯片数据的批次效应 对 差异表达基因的计算结果 影响大不大?
求助 limma计算DEG最后结果中的调整p值没有小于0.01的怎么办。。。
Affy包中的MAplot函数的作用是什么?画出的MAplot图如何解读?为何要进行MAplot检查?
关于affy芯片Affymetrix Human Genome U133 Plus 2.0 Array的注释文件,为何GEO、affy官方与Bioconductor的注释数据有差别?
当LIMMA计算计算结果中的调整P值都大于0.05时,可否使用p值<0.05+fc>2来筛选差异表达基因?
小麦660K芯片里,参考碱基那一列的A/C,哪个才是参考基因组的碱基?
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.1.0 © 2025